深圳热线

香港6成长者感觉越老越没用 社联加强支援服务

2023-03-14 13:00:49 来源:大公文匯

香港人口老化為社會帶來龐大挑戰,現時香港約有150萬65歲以上人士,預計未來每年會增加8萬名長者。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與多個團體今日(13日)公布一項研究結果,指逾6成長者感覺「越老越沒用」,亦有40%長者、過半數照顧者都經歷社交孤立,一個月內接觸少於兩名親友,反映身心健康、認知及自理能力下降,建議加強「醫社合作」推動基層醫療,促進「健康老齡化」及善用樂齡科技支援家居照顧。

為了解長者的身心健康、社交、日常生活習慣、自理能力,以至使用醫療社福服務和在家居照顧上使用科技等情況,由社聯、學者及醫護組織等組成的團隊於2021年4月至2022年9月疫情期間,以電話訪問或面談方式接觸151位95歲或以上於社區居住長者的照顧者,其中8成長者年齡介乎95-99歲,最年長為106歲;照顧者方面,超過五成半的年齡已經65歲或以上,最年長的照顧者為92歲;8成照顧者為長者的子女。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院士及滙智研究中心總監張筱蘭博士表示,今次研究有助制訂本地高齡社會政策及服務,包括自理能力和疾病預防,改善長壽長者和照顧者的生活質素。

香港樹仁大學輔導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劉喜寶博士表示,研究團隊以世界衞生組織「健康老齡化」的內在能力模型,包括活力、行動能力、感官、心理,以及認知方面了解長者的健康情況,受訪者在許多方面都較2011年第一期研究為差。

調查發現,七成半長者有三種或以上的長期病患,例如高血壓、心血管病、白內障、骨質疏鬆、糖尿病等,五成半身體衰弱,另四成屬衰弱前期、逾兩成半需要使用五種或以上藥物;約有一半長者於以下至少一項不能自理或需要協助,包括洗澡、穿衣、上廁所、室內移動、控制大小便、進食,只有一成多能夠上十級樓梯或步行三個街口,兩成在最6個月內曾經跌倒;四成半長者有視力障礙,六成有聽力障礙,更有逾六成長者感覺「越老越沒用」,逾兩成半經常感到孤單、緊張、害怕,三成出現抑鬱情緒,一成出現焦慮情緒;逾三成半長者確診有認知障礙症,超過七成照顧者認為長者於最一年認知能力下降。

陳文宜建議政府必須從社會服務、基層醫療和樂齡科技入手,好好支援長者和照顧者。(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馮沛賢 攝)

團體亦有研究「樂齡科技」應用。研究發現照顧者使用科技照顧長者的信心和能力較高,認同科技能令生活更方便,最常用的科技產品是一些遙距監察器材,如遙控鏡頭和智能手機;也有一些檢查日常身體狀況的器材,如電子血壓計和溫度計。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業務總監陳文宜指出,長者身體機能衰退難以逆轉,但適切的支援服務加上樂齡科技輔助,能夠讓長者維持一定程度的自理和認知能力,並提升照顧者照顧和護理長壽長者的信心和能力,協助居家安老和加強社交連繫。

她表示,今次研究結果顯示「以老護老」的情況非常普遍,年長照顧者力不從心之餘,亦負擔沉重精神和經濟壓力,建議政府必須從社會服務、基層醫療和樂齡科技入手,好好支援長者和照顧者。

社聯提出多項的政策改善建議,包括:加強「醫社合作」推動基層醫療,促進「健康老齡化」,政府《基層醫療健康藍圖》以地區康健中心為服務主軸,建議設立「地區基層醫療發展基金」,透過社會服務網絡接觸社區上有需要人士及家庭,推行預防慢疾病及培養健康生活習慣的項目,進一步擴大基層醫療服務的覆蓋範圍;善用樂齡科技支援家居照顧,為長壽長者購買或租賃合適的樂齡科技器材,提升家居安全;鼓勵長者和照顧者善用賽馬會「a家」樂齡科技教育及租賃服務等社區資源,以可負擔的價錢租用合適的輔助科技產品,協助日常生活,支援居家的照顧。

社聯亦建議政府推動使用遠程科技、智能健康監察設備更好地管理慢疾病,讓長者安在家中仍能與家人、治療師、輔導人員保持聯繫,達至「居家安老」及「家居復康」;並將《施政報告》提及將於今年第三季把「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社區券)擴展至用於租借輔助科技產品,期望進一步推廣社區券計劃和樂齡科技,令更多長者充份使用服務。

被問及現時樂齡科技在社區上的推展情況。陳文宜回應記者時表示,服務使用率受不同因素影響,除了醫院及地區服務單位轉介外,長者使用後的口碑也是重要因素,隨着更多的互助小組協助推廣,將能進一步減輕長者及照顧者的壓力。( 記者 馮沛賢)

关键词: 香港人口老化 感觉越老越没用社联加强 支援服务

热门推荐